动力与能源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组织开展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育活动
为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增强航空报国的使命自觉,3月20日,动力与能源学院组织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在学校航空实训基地飞行器机库,开展了以“航空报国·动力强基”为主题的专业认知实践活动,学院副院长丁相玉全程耐心讲解。
在飞行器机库内,丁相玉结合现场陈列的多型航空器动力装置,系统阐述了航空发动机设计原理、关键技术创新及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对比国内外航空动力技术发展历程,丁相玉重点介绍了我国在航空发动机材料、制造工艺、智能控制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勉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矢志创新,为我国航空动力技术自主化、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中,参与师生围绕动力系统优化、新能源技术应用等主题展开研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依托机库内直升机、战斗机等典型机型,丁相玉现场演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工作原理,通过实践操作强化学生对《航空发动机结构分析》《推进系统控制技术》等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近距离接触航空动力装置,切实体会到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专业认同感和学习主动性。
学院始终坚持“以实践促创新”的教学理念,持续优化“科教融汇、产教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建设高水平实践平台、拓展行业资源等举措,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航空动力领域卓越人才,为航空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熊家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