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华伟
陆华伟 博士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跨音速压气机内部流动机理、附面层抽吸流动控制技术、仿生学流动控制技术、航空发动机气动力学测试技术)
邮箱:hwlu66@163.com
教育经历
2003.09–2008.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全日制)
联合培养:韩国汉阳大学,应用流体力学(2004.09–2005.07)
1999.09–2003.07
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学士(全日制)
工作经历
2025.03-至今
南昌航空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11–2025.03
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轮机工程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作为负责人承担军委装备发展部“慧眼行动”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国家海洋防务基金1项,省部级纵向课题3项,横向委托课题20余项,经费总额超2000万元。已发表科研论文1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80余篇,授权各类知识车产权20余项。获得省部级二等奖3项,指导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39人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2176026)
仿生学凹坑结构抑制高负荷扩压叶栅风力流动与减阻的机理探索,2022–2025,59万元(在研)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51676023)
轴流跨声速压气机附面层抽吸抑制分离与扩稳的机理探索,2017–2020,60万元(结题)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 51206013)
轴流跨音压气机内三维非定常旋涡结构时空演化机制探索,2013–2015,25万元(结题)
4. 军委装备发展部“慧眼行动”专项课题
基于****的三维空间流场测控技术系统集成与应用,2024–2025,106.76万元(在研)
5. 国家海洋防务创新基金
仿生学凹坑流动控制技术在****高负荷压气机中的应用研究,2023–2025,31万元(在研)
代表论文
1. Lu H*, Shi Y, Xin J, et al. Influence of Ellipsoidal Dimple Column Number on Performance of Highly-loaded Compressor Cascade. Journal of Applied Fluid Mechanics, 2024. (JCR Q4)
2. Lu H*, Kong X, Ren D, et al. Effects of an unsteady end-wall pulsed jet on a highly loaded compressor cascade. Physics of Fluids, 2023. (JCR Q1, Top期刊)
3. Lu H*, Yang Y, Guo S, et al. Control of corner separation via dimpled surface for a highly loaded compressor cascade.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JCR Q1, Top期刊)
4. Lu H*, Wang L, Tian Z, et al. 一种提高五孔探针测量精度的插值方法.推进技术, 2023. (EI)
5. Lu H*, Zheng Y, Guo S, et al. 周向槽抽吸影响扩压叶栅流动损失与旋涡结构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9. (EI)
授权专利
1. 陆华伟,王龙,田志涛,辛建池,孔晓治,王成泽,孙可. 一种提高五孔探针测量精度的插值方法. 专利号ZL202111654562.4,授权时间2023年5月
2.陆华伟,路子平,王龙,王宇,田志涛,孔晓治,辛建池. 一种大来流角度下五孔探针的分区插值方法. 专利号ZL202010744265.8,授权时间2022年6月
3.王永亮,陆华伟,崔颖,钟兢军,康达. 螺纹扭力特性测量装置. 专利号ZL201710104072.4,授权日期2019年10月
获奖与荣誉
1.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6),工业和信息化部,2008
2.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6),2015
3.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2014
4.湖南省岳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0
学术兼职
1.中国空天动力联合会飞发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2.《热能动力工程》学报编委
3.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洪书生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