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脉冲储能技术实验室
高功率脉冲储能技术实验室是依托是南昌航空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建设的科研创新平台,实验室面积180平方米,聚焦新能源器件与储能技术的前沿研究与工程应用,致力于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体系,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在智能传感、绿色能源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创新突破。
实验室以能量高效转换与存储为核心,围绕三大实验方向开展系统性研究:
1. 新型压电纳米发电机
重点研究微纳结构设计与机械能收集性能优化,开发高灵敏度、高耐久性的压电材料与器件,为微型传感器、自供能设备提供高效能量解决方案。
2. 柔性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
突破光伏材料开发与高效器件制备技术,探索低成本、轻量化、可弯曲的太阳能电池,推动其在柔性电子、建筑光伏一体化等场景的应用。
3. 航空级脉冲电容器
针对高压耐受性、快速充放电及长周期可靠性等关键指标,开展高压击穿测试、动态充放电循环实验,研发满足航空器高功率需求的先进储能器件。
平台与设备
实验室配备先进材料制备平台及精密测试系统(包括热释电能量收集测试系统、光伏性能测试仪、高压击穿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等),可完成从材料合成、器件加工到性能评估的全链条研究,支撑高水平科研与成果转化。
特色与目标
依托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学科优势,实验室强化航空航天应用导向,重点攻关航空动力电池系统、高能脉冲电源等关键技术,同时推动新能源技术在智能装备、绿色能源等领域的产业化落地,力争成为区域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以“前沿性、交叉性、实用性”为原则,持续深化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结合,为新能源与储能领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创新动力。
图1 静压电系数d33测量仪
图2 太阳能电池特性试验仪
责任编辑:洪书生
用户登录